亘古的东江,缓缓流动,见证了东莞的前世今生,印记着东莞的苍桑巨变。
志书记载:“北宋元佑三年(公元1088年),邑宰李岩倡筑东江堤”,开创了东江堤建设的历史。
俯瞰下的东莞大堤,蜿蜒曲折,任凭日月穿梭,守卫着莞邑大地的田庄农舍,寄予着父老乡亲的深情厚望。
江水滔滔,赋予了东莞的灵秀与富庶。然而,弊随利生,历史上的东江,也曾滔天大浪,泛滥肆虐。东莞,倚水而兴,倚水而忧,倚水而治。
据载,公元1401年至1987年587年间,东江大堤崩决记载有14次之多。
之后年年集资投劳,加高培厚,岁修维护。大堤,一直是农业时代东莞民生幸福的孱弱维系和支撑。
将东莞沿江之堤,统称东莞大堤,始见于1982年河流规划复查中述及的“东莞东江左岸大围”。沿于习惯,按桥头围、五八围、福燕洲围、京西鳌围、东莞大围分称。
上世纪九十年代的东莞,日新月异,在经济高速发展的背后,是以高标准的水利设施体系作为支撑和保障的。
“建设发达水利,保护发达经济”。大堤,开始了它旧容新貌的蜕变。
东莞大堤的达标建设始于1998年,首期、二期工程至2002年全面竣工,共达标加固堤围8公里,总投8400多万元。
这个时期的达标建设,还仅限于满足防洪功能,兼顾道路交通。
2001年5月,东莞市委确定“一网两区三张牌”的战略思路。大堤,作为路网的组成部分,天然地成为东莞城市化中,最耀眼的符号和景观。
2002年,市政府斥资8亿元,实施了东江大道建设,全长7.4公里。沿江建堤,沿堤修路,沿河设景。拉开了高标准建设东莞大堤的序幕。
2003年,全省城乡水利防灾减灾工程建设如火如荼开展,东莞大堤,被列为省定城乡水利防灾减灾工程项目。达标建设总长68公里,总投资9.16亿元,按百年一遇的防洪标准、堤路结合的方式开展达标建设,2006年全面完成。
东莞,成为全省城乡水利防灾减灾工程建设项目最早“销号”的市(配成了读市)。
2004年9月,水利部部长汪恕诚莅莞视察,对东莞打造安全水利、生态水利、人文水利的工作理念,给予充分肯定。
2007年11月,副省长李容根、省水利厅厅长黄柏青亲临东莞大堤视察。
各级领导的重视、关心和支持,促进了东莞大堤达标建设的顺利完成。2008年11月,东莞被评为全省城乡水利防灾减灾工程建设先进市,获特等奖。
为保工程质量和进度,东莞市成立了城乡水利防灾减灾工程建设领导小组,下设办公室。各施其责,团结协作。
市水利防灾减灾办公室采取有效措施,建立每周例会制度,设立质量简报“曝光台”,对出现质量问题的施工单位进行曝光,并通报有关职能部门,形成对施工单位在信誉和资质上的监督。
同时,加强质量监督,对水下和隐蔽工程单元,实行层层把关,逐个验收,严把着大堤建设的每一个点、线、面。
长堤卧波,降洪魔。
三载建功,天生丽质的东莞大堤,完成它华丽的转身。建设者们辛勤的劳作,铸就百里通衢的康庄大道。建设者们淋漓的汗水,浇灌了江边那娇艳绽放的花朵。
大堤达标建设,为东莞经济社会快速、健康、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。
东莞大堤集防洪、交通、景观、休闲、生态于一体,发挥了巨大的社会、经济、生态和文化效益。
大堤达标建设,完善了沿堤的交通网络,全面激活沿堤的经济发展要素。
百里长堤,百里画廊。大堤,不仅仅是抵御洪水猛兽的屏障,更是市民的亲水平台。
这座大型百米浮雕“石龙古镇”,镌刻着800多年前东莞石龙镇水运、商贸繁荣历史的景象。而高高耸立的榴花塔和金鳌洲塔,见证了东莞历史和发展的每一章回。
“上善若水,泽被万物”。东江,刚柔并济,滋养了勤劳朴实的东莞人民。
“海纳百川、厚德务实”。(载物改成务实)东莞,务实创新,凝聚的是百韧千强的发展源泉。
东莞大堤达标建设,保安澜、促发展、创和谐,彰显的是党和政府科学发展、治水利民的丰功伟绩。